磁學單位制分兩大體系:一種是國際單位制(MKSA制),一種是工程當中常用的高斯制(CGS制)。這兩種單位制經常讓技術人員感到困惑,下面表格給出主要磁學量在兩種單位制中的換算關系:
主要磁學量在兩種單位制中的換算表
磁學量 |
MKSA制 |
CGS制 |
換算比(MKSA制的數量乘以此數便成為CGS制的數量) |
磁場強度H |
安/米(A/m) |
奧斯特(Oe) |
4π·10-3 |
磁感應[強度]B 磁通密度B |
特[斯拉](T) |
高斯(Gs,G) |
104 |
磁通[量]Φ |
韋[伯](Wb) |
麥克斯韋(Mx) |
108 |
磁極化強度J |
韋[伯]/米2(Wb/m2) |
高斯(Gs,G) |
104/4π |
磁化強度M |
安/米(A/m) |
高斯(Gs,G) |
10-3 |
磁化率(相對)χ |
1 /4π | ||
磁導率(相對)μ |
1 | ||
磁極強度m |
韋[伯](Wb) |
108/4π | |
磁偶極矩im |
韋[伯] ·米(Wb·m) |
(磁矩) |
1010/4π |
磁矩Mm |
安/米2(A/m2) |
(磁矩) |
103 |
磁勢Φm |
安·匝 |
奧·厘米(Oe·cm) |
4π·10-1 |
磁通勢Vm | |||
退磁因子N |
4π | ||
磁阻R m |
安匝/韋伯 |
奧·厘米/麥克斯韋 |
4π·10-9 |
磁導P |
韋伯/安匝 |
麥克斯韋/奧·厘米 |
109/4π |
磁性常數μ0 (真空磁導率) |
4π·10-7 |
1 |
107/4π |
能量密度E |
焦[耳]/米3(J/m3) |
爾格/厘米3(erg/cm3) |
10 |
磁晶各向異性常數K | |||
磁致伸縮系數λ |
1 | ||
旋磁比γ |
米/安·秒(m/A·s) |
1/奧·秒(1/Oe·s) |
103/4π |
最大磁能積(B·H)m |
韋伯·安/米3, 特斯拉·安/米 |
高/奧(G·Oe) |
4π·10 |